人间脞语续十
2025-07-20 20:18:39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一、

川离谱2.0一百天。他发推说了自己的感受,大体意思:他不仅治理了美国,还治理了世界,感觉好极了,很开心。即便高居世界最强国家权力之巅,这权力也多有制约,何况,他哪来的治理世界的资格?纵然赋予他这种资格,治理好坏,绝不是以他的自我感觉为依据。如果国家和世界被治理得一塌糊涂,而自己却在权力游戏中获得自得其乐的快感,并且居然好意思以此进行炫耀,其厚颜无耻已无以复加。国内,自由女神欲哭无泪,一群屁精忙着准备王冠,给小丑加冕。国外,混淆是非,颠倒黑白,助纣为虐,与狼共舞,毁约背信,牛皮吹破一张又一张。这些,就是他开心的理由?美国倘若“倒”下,那是自己“打”的结果。

二、

劳,上中下结构。小篆上面三个火,中间“冖”,房屋,下面一个“力”,动词,表示用力。灯下做事。动,作也,与“静”相对。两字类义,合成一个词,表示支出体力(包括脑力)的一种过程。跳出经济学的范畴,蚂蚁搬家,鸟雀觅食,也是劳动。这种出自动物本能的行为,似乎不符合教科书关于劳动定义中对目的性和能动性的要求,但是,我们能说人类的劳动,在谋求温饱,本能地满足生存需要之外,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能动性吗?蚯蚓在泥土中觅食、栖居,既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,又翻松了土壤,有益耕种,它的劳动,应予以褒扬。鲨鱼吞食弱小,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,却祸及无辜,这固然应该受到谴责,可是,倘不如此,它们用什么填饱自己的肚子?所以,要为劳动贴上某种标签,殊为不易。

三、

去小区外超市,发现前面一个个儿高高的年轻人,手提一个疑似装满垃圾的塑料袋,在超市一侧靠围墙停着的一辆卡车前迟疑了一下,转身向卡车与围墙靠近处走去。我继续向前,疑惑他要把垃圾朝那里扔,便回头朝后面看。果然,那人空着手来了。我对他说:你怎么可以把垃圾扔那里呢!他有点尴尬,说看不到垃圾桶。我手朝三四十米开外的地方指了一下,问道:那是什么?他立马转身走回,把刚扔下的垃圾袋又提了回来,向垃圾桶走去。我进超市前,和他友好地挥了挥手,算是道别。一个壮实的汉子,居然接受了一个老弱者的管闲事;他如果不理睬,我可半点办法也没有。可是他理睬了。莫非,我所借助的,就是所谓正义或道义的力量?自然,这种力量,倘遇上心中正义或道义缺失的人,大概也就失去“震慑”的作用了。感谢那个年轻人!

四、

由十一个士兵组成的方阵,参加二战胜利日阅兵,接受检阅。十个人分成两列,一个领队,扛着国旗走在前面。场面不够威武,甚至还有人走出了“顺拐”。可是,从他们身上,让人看到一股气势磅礴的力量。他们来自抵御外侮的抗敌前线,一身烟尘,军装上或许还留有弹孔或血迹。为了庆祝八十年前的那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,他们从反抗侵略的前线来了。他们不无疲惫,却精神饱满,他们人数极少,却一以当万。您信吗,看到这个世界阅兵史上最小的方阵,侵略者的心中,会生出羞与人言的恐惧。

五、

和基辅的距离,伦敦2400公里,巴黎2000公里,柏林1200公里。让我感到有趣的,是英国首相斯塔默,法国总统马克龙,德国总理默茨,他们在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那天,居然约乘同一辆国际列车,共赴依然弥漫着硝烟的乌克兰,和小泽总统一起,参加在基辅独立广场举行的纪念活动。这像生活在不同城市的朋友,约赴一场共同的旅行。也像村里几个大叔赶集,远处的先从家里出来,另几个一路加人。随便,随和,随性。估计他们没有自己的“专列”,但“专机”大概是有的,有而不用,偏选择公共交通,如此寒酸,不怕掉自己的价也就罢了,居然连国家的面子也不顾。如此这般,能当国之大任?

2025年7月2日辑录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