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文发2023年11月19日《中国作家网》)
这是一个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。化用“医者仁心”为题,是因为在这个学生看来,这位老师,就是一个高明的医生。
老师叫武进甲,学生叫耿一松。
那天,和盐城几位好友约聚苏州。吃过午饭,在兔子山上的“山里人家”休息,我和武老区长进甲先生同住一室。我知道进甲先生在步入政坛之前,曾是一所中学的校长,所以,便和他聊一些和教育有关的话题。进甲先生谈锋甚健,不无感慨地从过往时光中打捞起一些沉淀心底的往事,和我分享他的一段人生经历,分享他对那段过往岁月的缅怀和思考。我看离下午出去玩的时间已不足半个小时,建议眯会儿。进甲先生答应了一声,侧过身去,房间里立马响起他轻匀的鼾声。我却怎么也睡不着,他所说的一些事儿,又断断续续地在我的脑海里浮现。
1987年暑假结束,进甲先生由邻近一所定点完中调时扬中学担任副校长,分管教育教学工作。时扬中学是盐都区一所区属老完中,从这里走出过中科院院士杨金龙、知名作家杨守松等一批杰出校友。进甲先生在教育行政工作之外,任教高二物理。在高二(1)班,他遇到了一个叫耿一松的同学。这个同学高一期末考试时,物理成绩在全班五十个学生中,排名倒数。但进甲先生发现,这个学生在上他的课时,明亮的眸子里,有一种格外引人的专注。进甲先生经常叫他回答问题,让他参与互动。有时,耿一松会主动找到进甲先生宿舍,问一些不会做的题目。有一次,进甲先生问耿一松:“以我对你的初步了解,你的物理成绩不应该这样差,你自己总结过原因吗?”耿一松欲语又停,在进甲先生的鼓励下,他说出了缘由。高一,原来的物理老师在讲课时,似乎把一道题目讲错了,耿一松皱了一下眉头。之后,老师喊他起来回答问题,他的思路还停留在原来那道题目上,分神了,所以不知怎么回答。老师让他站了一节课。处于叛逆期的他,开始不喜欢这个老师,并进而不喜欢上他的物理课。物理课上,他总是悄悄地做其他事。于是,他的物理成绩急剧下降,成为全班的垫底。
听了耿一松的叙述,进甲先生语气平和地说道:“你学习不是为别人,即便老师出现偶然的失误,在这件事上处理不够妥当,你也不可以这种消极态度来对待此事。事实证明,这样做的后果,直接影响的是你自己。如果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,你更应该争一口气,把物理这门课学好,让它不拖其他学科成绩的后腿。”耿一松听着,不住地点头。之后,进甲先生经常把耿一松叫来,帮他补课。遇到疑难,他会主动来向老师请教,有时还会逗逗老师刚上小学的女儿,带着她一起玩。
高二升高三时,耿一松的物理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。一年后参加高考,物理一百分的考卷,他竟得了九十五分,并以超出六百分的总分,考入复旦大学医学院。笔者无意于把耿一松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全部归功于他的某位老师,觉得作为老师,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,在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,做好知识的传授,既是使命所赋,亦是职责所在。如果说,进甲先生在耿一松身上所体现出的关爱与热情,教育与引导,表明他恪尽为师之责,未负学子之望,那么,下面这件事,不由我对他不心生敬佩。
耿一松从复旦本科毕业后,被留聘学校国际交流处工作。五年后,考取上海交大所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读研。研究生毕业,正值上海市组织部门公开招聘干部,耿一松直接考入上海市南汇区卫生计划委员会,任副主任,成为单位领导。来自苏北农村的草根一族,能走到这一步,已让许多同龄人歆羡不已。
2001年,老家的市委组织部门,发布了一则面向社会的人才招揽广告,招聘一名市委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(正处级)。耿一松砰然心动,他想回家了。因为爱人工作在镇江,夫妻分居两地,他想借这个机会,自己先考回来,然后把爱人由苏南调回老家团圆,也好照顾父母。他报名了,参加考试,笔试成绩第一名。之后,他按通知回老家参加面试。面试前两天,他回到老家。来看望老师时,向老师汇报了上述情况。老师本来和他愉快地说着话,喝着茶,听了他的汇报后,放下端起的茶杯,沉下脸来,说:“耿一松,算我看错你了,你也就这么大出息”。耿一松本想报喜,却被老师当头一盆冷水,脸色微红,请老师继续说。老师接着说道:“机关管理处的工作,和你的专业有多少关系?再说,这工作,说到底,就是为领导提供后勤服务,鞍前马后,不说协调工作有多少难度,就说废弃学到的专业知识,你就一点不觉得可惜吗?人家朝外走,你年纪轻轻,却急着回家。”耿一松沉默不语。停了停,说:“老师,您让我回去想想”。
第二天中午,进甲先生接到了耿一松的电话:“老师,我想明白了,我不参加面试了,现在我已到上海”。耿一松不仅没有回来,而且出去了。从老家回上海不久,耿一松辞去公职,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卫生经济学博士。毕业后,在亚特兰大一家咨询公司,为美国卫生部的一个项目作数据分析。现在,他自己开了一家公司,作数据分析和软件开发。他的妻子也早已随他而来,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商务税收专业硕士学位,现在是一家公司的高级税务经理。他们,还有两个可爱的女儿,四口之家,其乐融融。不过,耿一松说:”乘着年龄还不太大,闯闯外面的世界,扩大一点眼界;我还要回来的,故乡,有我无法割舍的牵挂“。
老师的一言一行,会给学生的未来带来深远的影响,这点,我深有体会。但是,当学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,并且事业有成之后,还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,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。我赞叹耿一松性格的果断和精神的弘毅,羡慕他在那个渐行渐远的年代,遇到了一个好的老师,用他自己的话说,“在我准备做截去一条腿的手术时,我遇到了一个高明的医生,他让我免于手术,保全了双腿,我痊愈了,我越跑越快,竟至还参加运动会,还拿到了奖牌”。我完全相信耿一松言出由衷。当然,我更钦佩进甲先生,他的敬业,他的眼光与境界,他的率直,使他在离开教坛若干年后,在他的学生心中,仍具有那么重的分量。这,胜过任何功勋奖章。
2023.11.19